彤山煮茶 作品

第六十三章 論說因果

    空桑啞然失笑:“寺哪裡會有假的。”

    “打更人啊,你太天真了。寺當然不會有假,可是和尚有假的呀。”

    “你看看全國有多少和尚走出來都是肥頭大耳的,哪裡是什麼得道高僧的模樣。”

    空桑搖搖頭:“你雖道行高深,但還是容易被網絡的信息矇蔽呀。”

    姜雪嬋有些困惑地看著他。

    “佛教講無色身,通俗點說就是不分男女相,再說的細緻一點,有沒有頭髮,是胖是瘦,是高是矮,是美是醜,對僧侶來說都是皮囊,也是虛妄。”

    “佛家講的是入世,又從入世得大自在。或以小乘解脫自己,或以大乘引渡旁人。如此心生喜樂,心寬體胖,自然正常。那彌勒佛,不就一副胖乎乎的模樣麼?”

    “佛家講三千法門,不同的法門,修出的模樣不一樣也很常見。”

    “苗王,你可不要隨了網絡大流,看低了這些僧侶才是。說來說去,三教同流,才是正途。”

    姜雪嬋嘻嘻笑著,完全沒有了第一次見面時的文雅端莊:“嘖嘖。想不到我們走陰十部這代的打更人竟如此不同。唉,小小年紀,竟然沒有一點‘憤世嫉俗’?不好玩。”

    “阿彌陀佛。”一名灑掃僧人含笑走來,他剛才聽到了空桑對佛教的看法,心中對空桑也頗有好感:“施主是來上香嗎?”

    “這位師傅,我是應邀而來,拜見苦心方丈。”

    “原來是方丈他老人家的貴客,快請進!”

    灑掃僧人帶著空桑兩人一路走進寺內,路上許許多多的香客正虔誠的跪拜著。

    “玉蘭樹,銀杏樹,古娑羅。”姜雪嬋讚歎道:“不愧是名寺古剎啊,古樹都一大堆。”

    “呵呵,施主贊繆了。”

    很快,三人來到了一間禪房。

    “兩位施主,方丈就在內中,我就不進去了。”

    說完,灑掃僧人又去完成他的本職工作了。

    “前輩,空桑前來拜會了。”

    空桑剛要敲門,苦心方丈卻已經將門打開,顯然是等候兩人多時:

    “呵呵,小友不必喚我前輩,趕緊進來吧。”

    蒲團上,苦心方丈在小炭火爐上放了一個茶壺。

    “咕嘟咕嘟。”

    沒過多久,茶水沸騰,沁人心脾的香味縈繞在禪房之中。讓這兩天大耗心神的空桑,下意識地放鬆了下來。

    姜雪嬋笑眯眯地說道:“方丈佛法高深啊,這茶葉之所以有如此異香,是因為您用了《藥師佛心咒》吧。”

    “呵呵,只是為兩位洗滌疲憊,不是什麼厲害的門道。”

    苦心方丈將茶水倒入杯中,遞到兩人面前:“上回和小友見面,便覺得小友有顆佛心。所以思來想去,還是想著和你再見一見,聊一聊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,我正好聽聞,小友如今很是苦惱,似有煩心之事?”

    空桑眼中露出一絲訝異之色,當下便說:“方丈慧眼。事關《白蛇傳》。”

    無奈苦笑之中,空桑將事情的前因後果和盤托出。

    苦心方丈沒有立刻解答空桑的困惑,而是雙手合十:“小友,你信因果嗎?”

    空桑一愣,旋即說:“信,但又不信。”

    “哦?願聞其詳。”

    “不論道門、佛教,又或者儒家,哪怕是社會結構,很多人都喜歡訴說因果。善因善果,惡因惡果。”

    “我信,是因為作為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,因果可以輔助我約束自己的行為,不違背世俗的法律。”

    “不信,是因為從我做打更人開始,那一樁樁一件件的受害者。”

    “這當中,周輝有錯嗎?肖琳為惡嗎?嬰兒呢,更是無辜。他們沒有錯,更身懷善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