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曜明輝 作品

第三百九十七章 池海仙會撰天書(三合一,萬字大章)

    靈池捲起一個又一個漩渦,裡面積存的靈藻吸收眾多木種的生命信息,不斷孕養變化著……

    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,劫仙旋即把靈池落下。

    他看了一眼菩提。

    菩提道人坐正:來了!

    “除天演樹外,我還欲行一事。納天下珍獸於此,打造一座萬獸園。”

    萬獸園?

    伏丹維看向天璇子等人,他們也是一臉茫然。

    這消息,他們事先皆不知情啊?

    “前輩,您……您建立獸園,是為了……”

    為了吃嗎?

    “我前番與菩提論道。”

    菩提道人見視線盡數投來,回了一個禮貌的微笑。

    令狐丹雅笑道:“又是您兩位?你們上次鼓搗博物,這次又想幹嘛?”

    “我二人探討大道,偶悟天機,有所得。”劫仙抬手一指,密密麻麻顯現千百道赤文,講述《八九玄功》之妙。

    眾修閱讀赤文,一個個神色驚詫。

    伏瑞應低聲和伏丹維道:“煉體的?怎麼瞧著,立意有些古怪?”

    武正新也跟身邊的師兄們討論。

    “不對,一篇仙書,他二人何至於拿出來討論?”

    另一位長老低聲罵道:“他們瘋了嗎?那個念頭也敢動?”

    天璇子驚疑不定,和盧江夫婦低聲討論著。

    令狐丹雅:“他們合力造就道法,這……這是要玩天書了?他們膽子好大。夫君,你學著點!”

    讓劫仙興師動眾,鄭重其事跟他們討論的功法,可能簡單了嗎?

    果不其然,劫仙隨後招來一朵紫色天火。

    呼哧——

    火焰焚燒赤文,而那些赤文在不斷流轉間,形成介乎虛實之間的奇特載體,竟無懼天火焚燒。

    顏羽源神色振奮,撫掌大笑:“真經不怕火煉,前輩果真要創造天書嗎?”

    這是神州時代的一個典故。

    相傳,赤淵派祖師與兩閣祖師合謀,前往太玄宗尋道聖論法。

    與諸修辯駁時,道聖將太玄天書投入仙火。

    任由幾位仙人合力催火,也難損天書分毫。

    自那之後,諸修才明白,天書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經書,而是一部天地生成的靈寶。

    以火煅真經,也是一種立志天書,對所有人宣告“我要創天書”的儀式。類比伏衡華在修煉“斡旋造化”時,特意沐浴淨身,擺案禱告。

    古來,行此儀式者不下百數,卻只有三人成功。

    眾修震動,天璇子忙道:“天書?前輩,您要創造天書?您當下,有功夫幹這件事?”

    “是啊?您都快渡劫了,現在鼓搗這個?”

    “所以,我打算廣邀諸位同道,一起研究這部天書。此書暗合九轉之妙,共有八十一變化。其中有九種變化為聖人法度,又稱‘聖人九度’。”

    提及聖人之道,天璇子默默坐下,耐心聽他講解。

    劫仙所講,是近日和菩提討論過的最後一版。

    聖人九變為立軸,再尋八變為橫軸,然後羅列八條晉升路線,最終包羅天地萬物的變化。

    這是一部以“變化”為主旨的天書。

    修士們思量著,又看向劫仙擺在宴會正中央的三個球體。

    這是與《博物天鑑》配套的天書,他們來研究,的確比旁人的成功率更大。

    顏羽源看到劫仙投來的目光,主動起身做託:“咱們完成博物之舉,為後世開先河。如今可以更進一步,創造一本天書。豈非更能彰顯我輩手段?”

    一位宗門長老輕哼:“天書道坎坷,古來有幾人成功?我等創造天書,絕難功成。”

    “失敗又如何?”菩提笑道,“無非是經驗積累,給後人提供一個例子。讓他們少走彎路,也是好事。”

    劫仙附和:“成不成,總要試一試才知。眼下,咱們就論一論道。若大家覺得可以,我便繼續開一處雲海。若不成,我們便此作罷,如何?”

    見劫仙決心已定,眾修不好反駁,便隨劫仙心意,一起討論這部變化天書。

    菩提道:“天書包羅萬象,自身即為一方天地。八九玄功變化,其最後一步融合九九之功,便可道滿歸根,身為乾坤。”

    滄瀾子:“因此,第一變修行,即為聖人變。聖人既是開篇根基,也是未來道果。每一次境界提升,都是將聖人之體進一步純化。”

    天璇子:“每一重境界的其他八變,對應八種晉升路線,我們不妨先把最頂上的幾重變化定下?有博物天鑑球,最頂點的幾類,很明顯吧?”

    眾人聞言大笑。

    是啊,若是這一步都不瞭解,他們這些年豈非白乾了?

    盧江:“神龍、鳳凰、玄龜、麒麟,這四變為第九重的四類獸形變化。此外,植物也有一種——天演樹?”

    顏羽源:“自然。”

    “金石也該有一個。”

    菩提:“石在土中,石的最終形態,離不開土。應為息壤?而大地生金,最終這一變,應該是大地變。大地孕養金石,乃一切物質之基。”

    眾人看向三球。

    看著金石構成的地球,紛紛點頭。

    不錯,有道理。

    然而——

    另一位專攻金石博物的宗師搖頭道:“菩提道友雖言之有理,但金性終究不等同土性。金性不朽,其體徵應該為金丹。應該有一變化留給金丹,作為天下金精的源頭。此亦為道友提及的金籙之本啊。”

    菩提啞然,暫時想不出反駁的話。

    又有修士道:“金石暫且擱置,你們說,鬼魅是否要單獨列出?還有元氣,我們勘悟世間萬物,樹立博物天鑑,只在實相,對虛相涉獵甚少。”

    變化天地萬象,不能變成鳳霞雷火,不能變化鬼魅幽魂,怎麼算包羅萬象?

    但如果這些包含進來,豈非要有專門的幽冥變和元氣變?

    眾人再度開始下一輪探討。

    武正新等宗門長老雖然也有自己的觀念。可到底和眾人不親,也不熟悉滄瀾雲海眾人的習慣做派。

    有時,他們剛說一句話,很快就被其他聲音淹沒。

    而眾人雖然吵得面紅耳赤,卻又把彼此的話仔細記下來,並藉此不斷深入研究。

    最終,經過幾個時辰的討論。

    眾人將第九重的九變總結:分別為聖人變、神龍變、玄龜變、鳳凰變、麒麟變、祖木變、天星變、地歲變、陰陽變。

    前六變改無可改,後面三變皆為暫定。

    天星變為金石變化的極致。

    菩提等人爭論不休,滄瀾子一時也難分辨。

    忽然,他靈機一動,看向金石構成的地球,脫口而出:“此乃星辰也!”

    彷彿大道天成,眾修一時間思忖起來。

    金石構成地球,而地球的確可以視作一顆星辰。

    星辰之上有什麼,土石以及金鐵。

    論構造,和腳下大地別無二致。

    此外,魂魄歸於星天。鬼魂的變化,自然也與星靈有關。幽冥變,被列入第四重修行,歸入天星九變之一。

    至於地歲變,是菩提道人一力主張,把菌類一系單獨列出,還用太歲等神獸作舉例。

    他之所以列出大地變,也是為了將那些細菌、真菌歸類到一個總綱下。

    經天璇子施展星法考證,“太歲”與天星變的星辰之法,似乎有隱秘的聯繫,但又處於相對立的一面。於是,便暫時列在九變體系之內。一切不入其他變化的雜類,統統劃歸到地歲變化中。

    至於陰陽變,乃變化天地間的一切元氣。風雨雷電,水火陰陽,莫不如是。

    最上層九變劃定,眾人再度著手設定其他的變化。

    青龍變、幽冥變、太歲變、天風變、玄火變等一一被舉例列出。

    每一種變化後,還有修士專門翻找的變化咒術。有古籍記錄,也有當場編寫。幸好在場修士人多勢眾,又背靠天玄道臺的場外求助。

    一日後,總算將八九玄功的九九八十一種變化枚舉妥當。

    而在討論間,玉聖閣諸位長老喜形於色。

    我家的天書有望恢復了!

    他們聽眾人討論“聖人九度”,突然靈機一動。

    聖人,玉聖。

    還是聖人層層進化蛻變。

    僅單把“聖人九度”提出來,就是一篇入聖修行的仙書!

    而這部天書,恰好可以補充玉聖閣理念,恢復他們在這個時代的天書。

    武正新等長老頓悟,立刻傳消息回玉聖閣。隔空請來諸位同門相助,一起推演“聖人九度”。而他們如此用心,也間接幫助《八九玄功》的聖人變完善。

    紫皇閣一脈在變化之法上,便沒有玉聖閣的好機緣。

    一位長老低頭研究天星九變中的真陽變,另一位長老研究陰陽九變中的玄火變。

    變化之道,對紫皇閣的用處沒有那麼大。

    滄瀾子觀看二閣長老們的神態,暗暗思忖:“玉聖、紫皇同為大道本相。但一個重變化,一個重不變,可謂相類而又不同。”

    再看其他人,隨著《八九玄功》的推演,皆有所得。

    菩提最在意的,無疑是天星變和地歲變。

    天地二變涉及星靈與太歲的演化。

    “歲,歲星、太歲,時間,六十甲子,星之暗面?星煞?”

    衡華隱隱覺得,這一點似乎涉及到萬神圖的演化?自己需要在山河社稷諸神之外,再樹立一些魔神,象徵地煞?

    但不是有地煞七十二星神?還需要額外的地煞魔神嗎?

    衡華反覆琢磨著,突然靈機一動:等等,地煞,七十二變。

    他把早年那個小神通體系的想法翻出來。又結合聖人九度之外的七十二變,鼓搗一門貼切恆壽修行的變化法術。

    伏丹維和伏瑞應二人對陰陽九變中的天風變最為在意。和諸修商討時,借各位宗師的才智來推演天風變。

    風本無形,元之動也!

    伏丹維與伏瑞應傳音交流,仔細推敲自家的《扶風仙經》。

    扶風仙經如果要提升層次,要從元氣變化入手。

    此外,有一位宗師從天風變、玄火變、真水變參悟三寶之道,煉水火風之理,結合自身功法,創造一部《三寶地書金冊》

    有一位宗師參悟四瑞神獸變化,修出一部《五蟲變化書》,專門變化毛羽鱗介蠃,五蟲之屬的形象,亦是地典仙書。

    天書為樹,地典為枝。

    每一部天書都是一個獨立體系,可以從中衍生眾多仙書、道法。

    哪怕滄瀾劫仙的《八九玄功》剛剛起步,眾人僅僅看到一個總綱,便從中獲得莫大啟迪。結合自身所學,大道感悟越發精深。

    諸修研討共計三日,便從中啟迪二十餘本仙書思路,創造五本完整仙書。

    滄瀾子收起文稿,對菩提道人笑道:“你可是福星。在你之前,我等交流固有所得,卻絕沒有這三十年來的精進。”

    諸位宗師默默點頭。

    天玄道臺在最初的思想碰撞,大道借鑑後,逐漸走入平緩期。沒有新人來刺激,無法讓他們更進一步。

    直到前些年,菩提道人橫空出世。

    他的一些奇思妙想,讓平靜的湖水再度活躍起來。

    顏羽源對身邊幾人道:“我看,《博物天鑑》還要有一處修改。菩提,智也,慧也。菩提樹必然有一種物性,與智慧有關。日後,我等不妨多多在家種菩提樹,說不得能使靈臺清明,增進智慧呢。”

    眾人紛紛鬨笑,更有天璇子過來勾肩搭背,尋菩提道人討要枝椏,打算回去種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