嶺南仨人 作品

第五百五十七章 征途(一)

除非迪瑪希本體過來火星,不然就無法消除這種不協調感。

在沙塵暴的影響下。

迪瑪希只看到一百多米外,有一個朦朦朧朧的輪廓,那是另一艘登陸飛船。

他抬頭仰望高空,一個澹藍色的球體,正在沙塵雲中若隱若現。

那是太陽。

在火星上看到的太陽,就是澹藍色的。

這是因為火星大氣層以二氧化碳為主,所以太陽經過二氧化碳濾鏡之後,就是澹藍色的。

他通過內置的輔助系統,以及飛船自帶的磁場探測器,查看著周圍的地形。

雖然烏托邦平原非常平坦,但是那也是一種相對而言的平坦,一些幾十米的地形起伏,其實才是常態。

走在火星的地表上,彷彿踩在棉花糖上,不僅僅機體輕飄飄的,連沙子也很容易留下腳印。

這情況是火星重力比較低造成的,而頻發的沙塵暴,加上低重力,造成地表堆積的沙土層非常鬆軟。

通過磁場探測器的仔細掃描,他很快就確定了西側330米之外的一片低地,其地下50米左右就存在穩定的基岩層。

雖然各種艙室對於地形的要求不高,加上火星也不存在頻繁的大地震,不需要太顧慮地形。

但迪瑪希還是選擇了比較低窪和有堅硬基岩的區域。

儘管火星沒有強烈的地質活動,但不代表就可以高枕無憂。

相反,火星比地球更加危險。

原因在於火星本身的大氣層稀薄,又靠近小行星帶和木星,那些被木星引力甩出來的小行星,很容易靠近火星軌道。

因此火星容易被小行星襲擊,沒有稠密大氣層的消磨,小行星對星球表面的破壞力非常大。

這也是建立火星地表基地的時候,必須考慮到一個問題。

迪瑪希和一艘登陸飛船的隊長陳寶駿,一起確定了基地佈置的具體位置,然後倆人就開始帶著各自的隊員,開始了基地建設工作。

不過考慮到安全,兩個隊伍建設的基地並沒有在一起,而是距離200米左右。

這是為了以防萬一,防止基地設施集中在一起,被小行星一鍋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