嶺南仨人 作品

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球模型

另外通過對地層的成分和結構的精確探測,還可以分析出板塊運動、斷裂構造、地層應力、岩漿房壓力、地下水網之類。

從而讓人類可以更加直觀地研究地質活動。

布朗和翁學海等人過來埃及,就是為了研究埃及周邊的一個特殊的地質構造——努比亞含水層。

努比亞含水層在撒哈拉大沙漠的東北部,面積大概也200萬平方公里左右,位於地下500米以下的頁岩層中,富含龐大的淡水資源。

這裡也是全球僅次於南極冰蓋的第二大已知淡水儲存庫,儲存了16~35萬立方千米的淡水,是目前人類地表水總量的1.3~2.9倍左右。

但這種地下水的開採,卻存在一些未知的風險。

本來地質部並沒有注意到這方面的問題。

直到前段時間,為了建設埃及航天城,對於哈里傑綠洲區進行了一次全面的地下勘探,並是周邊佈置了四十多臺磁場雷達,這才發現了一些問題。

哈里傑綠洲區之前一直在抽努比亞含水層的地下水。

隔壁的利比亞,更是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起,制定了一個大人工河計劃,從努比亞含水層抽取大量的淡水,輸送到地中海沿岸。

大量地下水被抽走之後,努比亞含水層的水位在逐年下降。

雖然沙漠地區不用擔心地面沉降的問題,但地下水大規模減少,還會產生另一個問題,那就是地層應力改變,從而影響周邊的斷裂構造穩定性。

比如墨西哥地區,智人的地質部通過磁場數據的分析,發現其大量抽取地下水之後,本來就不太穩定的地層,會變得更加不穩定起來,容易誘發地震。

很多地下水都是幾萬年,乃至幾百萬的漫長歲月積累下來的。

而近現代以來,人類的活動對於地質年代而言,又太過於激烈了。

一個地區的地下水,只用了幾十年就可能下降幾百米,這種變化就彷彿一個人被劃開了大動脈,地殼一下子沒有辦法緩過來。

現在北非地區對於努比亞含水層的開採,立刻引起了地質部的高度重視。

雖然沒有停止開採地下水,但使用海水淡化技術替代了一部分,開始逐步減少當地的地下水開採量。

謝謝各位親的支持(w`),求訂閱、收藏、月票和推薦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