嶺南仨人 作品

第四百一十四章 糟粕與精華

從原子層面上,人類都是一樣的。

正是基於這一套理論,醫療部和科學部下屬的傳統醫學研究所,獲得了很多新發現。

目前單單是微型病理模型,就蒐集了2.3萬個,擁有超過5.5億個病理樣本。

通過這種方式,甚至幫助人工智能醫生獲得了巨大的進展。

現在智人內部的人工智能,已經可以通過臉色、膚色、舌苔、脈搏、體溫、眼球之類的表觀信息,判斷出一個人的生理狀況,準確度高達96%左右。

如果結合信息素、磁場、腦電波、激素和植入體內的共生蟲,那準確度甚至可以達到99%以上。

這才是中醫的發展方向。

而自然藥物實驗室這邊,現在的任務是研究出所有的傳統草藥的藥理,然後進行改良,同時還要進一步擴充野生動植物的藥理研究。

畢竟中醫的很多藥方,都是以東亞地區的動植物材料為基礎發展起來的。

其他地區的動植物材料,擁有非常巨大的藥用價值,肯定有很多沒有被發現的天然成分。

另外以前沒有用的動植物,也需要重新深入研究,畢竟現在的提煉和分離技術,已經比古代高了好幾個量級,以前不能利用,不代表這些不能。

憑藉智人的龐大投入,加上先進的理念,中醫在智人這邊完成了進化。

而新人類有生物芯片和智能輔助系統,每一箇中醫師都可以媲美遠東地區的頂級老中醫。

另外在中藥上,也不再是以前那種炮製的藥材,而是使用各種有效成分的提取物。

杜絕了因為藥材成分差異,導致的療效不一致。

比如野生人參、林下人參、園植人參,看起來都是人參,但它們的有效成分含量是不一樣的。

哪怕是頂級國手,都沒有辦法依靠經驗精確判斷出每一種藥材的有效成分含量。

因此推動中藥材的有效成分標準化、工業化、人工合成,也是中醫現代化的必經之路。

現在整個東方,面對智人的智能中醫和精細化定製型中成藥,都感到異常震驚。

很多頂級國手都暗自嘗試過智能中醫,他們發現智能中醫確實非常厲害,可以和他們相提並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