嶺南仨人 作品

第一百零三章 資金的來源


 而比起其他地區那種層層吸血的投資項目,一個億投資可能真正用到投資上的成本,還不到一千萬。


 青葉集團無孔不入的兵人和監控體系,加上蛛網管理者也基本沒有中飽私囊的想法,畢竟沒有那個必要。


 因此青葉集團的投資項目,同樣的投資金額,產業規模卻是國外的好幾倍以上。


 在瑞娘鎮水電站上,這一點就體現得淋漓盡致。


 方新武感覺青葉集團的資金鍊有問題,實際上並沒有問題。


 更何況洪沙瓦底的稅收,其實也是青葉集團的一部分收入。


 這就是巨企的可怕之處,其內部的經濟循環,就足以維持整個產業體系的良好運行,並可以持續進行自我的資產增殖。


 現在進口外面的生產線和機器、產品,只是為了加速內部的產業鏈完善罷了。


 站在巨企的角度上,只要一個地區完成真正的巨企化,那這個地區就基本不會出現經濟發展問題。


 這裡指的巨企,是至少要接近完全體形態的巨企。


 而不是現在托拉斯級巨企,或者康采恩級巨企,這些巨企還不夠完善,其內部存在太多多餘的既得利益者。


 只有企業的規模足夠大、具備完全的產業鏈、擁有一個完全可控地區,同時內部的只有少數既得利益者時,才有資格稱自己為巨企。


 很多人以為三星財團,就是一個巨企。


 實際上,三星財團不過是華爾街金融集團的牽線木偶罷了,一個連決定權都沒有的企業,有什麼資格被稱為巨企。


 現在的青葉集團,以及背後的智人公司,也就勉強算一個準巨企而已。


 方新武在瑞娘鎮並沒有停留,而是迅速前往黑河鎮。


 公路沿途,除了密集的草木,就是時不時往來其中的工程車輛。


 洪沙瓦底的發展,在龐大的資金和強力的體系支撐下,似乎給方新武一種正在改天換地的感受。


 他不知道這種變化是好是壞,但至少比起之前的軍閥割據、民不聊生,其實也壞不到哪裡去。


 本來就在低谷,除了腐爛在低谷中,其他方向都是一種進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