養小魚的魚 作品

第162章 擴大經營

    聽著是不多,可是對於在港島掙扎的這部分人來講,這個已經不少了。遠遠高於他們在當地的收入水平。

    國人是慣於吃苦和攢錢的,所以侯大林能做的,就是儘量讓這裡的生活條件好一些,把宿舍和伙食略微提高一些。

    到了七零年夏天的時候,dlbn公司已經基本成型了。這個時候侯大林也感受到了種種壓力,來源最大的就是銀行,貸款是有期限的,銀行怎麼可能讓你白用人家的錢呢。

    迫於還款的壓力,侯大林帶著過來的一百多個工人,投入到了緊張而有序的工作中去了。

    侯大林的效率那是沒得說的,可是其他人就差太多了。除了不熟悉以外,最主要的還是曾經的大鍋飯思想在作祟。這裡雖然也定了生產任務,可是這裡的經理人,那是按照本地人的標準制定的。

    侯大林心裡當然明白,本地人的標準到底是個什麼東西。沒幾天時間,侯大林就把巴恩找了過來,在聯繫了幾個股東的代表,共同召開了一個董事會。

    在這個會議上,侯大林提出了自己的想法。那就是提前把包工制度拿到他的公司裡面來。

    經過這段時間的摸索,侯大林聯合工廠裡的幾個管理者,共同制定了詳細的,不同品牌型號汽車的零件價格。

    工人們可以獨立,也可以組成小組的形式,共同拆解零件,原本的底薪和任務制度保留,那是對他們的剛性要求。

    在這個基礎上,只要他們多完成一個零件,那就可以拿到從幾美分,到幾十美分不等的計件工資。

    工人們想加班?完全沒有問題!只要一天工作時間不超過法律規定的最高上限,你隨便加班!就是你想超過也沒關係,但如果發生了什麼危險,造成了什麼人身傷害,那是你自己的事情,與公司無關。

    聽著很殘酷,但事實上就是這樣!想多賺錢,那就得拼命幹活!

    只不過這一點反而被巴恩和凱文給否決了,據說是因為太危險,有數據表明,工人在得不到合理休息的情況下,工傷事故的比例會明顯增加。

    他們考慮的不是人命的問題,而是一旦出了事故,就算公司不用賠錢,那這些人多幹的這幾個小時,創造的利潤還是少於損失一個熟練工人所造成的損失。

    最終,這個工作時間的上限被定在了十四個小時。

    等到這個決議通過以後,侯大林就在車間裡宣佈了這個決定,這一下,整個車間裡一片歡騰,這讓那些聘請來的本地管理者都很驚訝,他們實在想不明白,為什麼告訴他們以後要加班了,他們還會這麼高興?

    他們哪裡明白,計件工資這個詞,對他們來講究竟意味著什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