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雲逸 作品

第649章能不能打的問題

  當然,此時戰爭的發起者,實際上也已經蛻變成了戰爭的參與者了。

  正如今年的趙國選擇瞭解決掉北面胡人的麻煩,緊接著秦軍就開始了東出,洛城之戰當然不是趙國想要打的。

  同樣的,洛城之戰雖然落下了帷幕,但這遠不是秦趙之爭的終點。

  秦人勢必不會甘心,尤其在趙國遭逢雪災之後,秦國當然也會知道趙國缺糧的消息,而這卻正是秦國的機會。

  “有沒有辦法,讓他國拖上秦國一年?”趙括顯然還是不想在明年開戰。

  事情都扎堆出現,從周地的流民到大雪封國,著實讓趙國有些措手不及,五年的積蓄已然見底。

  所以說,有些時候,吃得太飽了也不一定時間好事。

  當然,如今吃都已經吃下去了,那就只能硬著頭皮消化了。不過,只要一年的緩衝期,趙國緩過這口氣,趙國就能徹底消化掉這股力量,從而走上吞併的快車道。

  只是,聞言的幾人,卻是面面相覷地無奈搖頭。

  “周地之內,魏國剛剛經歷大敗,損兵太多,一時間根本拿不出足夠的兵力防禦周地;而楚國只有一小塊地方,恐怕也無法派出足夠的兵力進行防禦。”坐在末位上的李牧顯然是最為清楚周地佈防情況的,當即分析道:“如果沒有我軍大批量地進行支援,恐怕以兩國的兵力撐不過兩個月。”

  “嗯?”趙括聽著李牧的分析,眼前卻是一亮,好像眾人走入了一個誤區了,似乎所有人都以為秦國東出,還會選擇從周地而出。

  但更秦國的使者好好地交鋒過的趙括卻是知道,秦國之意不在周地,而是楚國!

  “不。”趙括趕緊打斷道:“秦國的目標是楚國,不是周地。”

  “這。”眾人的目光隨即看向了趙括。

  “雖則我大趙受雪災影響,然實力仍在,秦國想要公分各國,必然不會再攻周地,否則必與我軍一戰。我軍雖無必勝之把握,可秦軍也沒有必勝的信心。故此,東出之路,秦國會選在楚國。”趙括稍稍解釋道。

  “此事,也是從秦使的言語之中,寡人所察覺到的。”趙括繼續說道:“不過秦國所欲應該不是全部的楚地,而是部分而已。雖則此議也可能是秦國故意透露,但寡人察之,攻楚之可能的確高於周地。畢竟攻楚,秦國要面對的只是趙楚而已,而攻之周地,秦國要面對的卻是趙、魏、楚三國之力。”

  聞言,眾人當然不會懷疑趙括的判斷。

  “若是攻楚?”廉頗和田單、李牧三人隨即喃喃自語著思索著用楚國拖住秦軍的可能性。

  想要拖住秦軍,無非是地形和兵力兩者而已。

  楚地雖多山水縱橫,但過了鄢郢之後,其地形實際上並無太多隘口,雖有山丘,卻不過十數米之丘陵而已,便是騎兵也能稍作馳騁。很難阻止住秦軍的推進。

  直到如今的楚國國都——陳都,才算是一座可供防守的堅城。

  換言之,想要止住秦軍的腳步,那就只能聚集更多的兵力了。

  可是,楚國真的能有那麼多的兵力嗎?

  過了好一會兒,三人還是相視一眼,皆是無奈。

  廉頗隨即抱拳對趙括說道:“恐怕依舊很難,自鄢郢而東,楚國幾無堅城,僅靠陳都,很難拖延足夠之時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