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率以正 作品

第三百零五章 君臣論學

就算是苟延殘喘到現在的法、兵、縱橫、還有被張拯逮出來的墨家。

說是傳承未曾斷絕,實際上也只能依附於儒家的尾翼。

唯有如此,方能保持傳承不斷。

張拯前世的學問,不是治國之學,卻是經世之學。

以儒家治國,以新學經世,這才是張拯創辦書院的主要目的。

而不是將這東西歸類在儒家的奇技淫巧裡面。

簡單來說,文明其精神,野蠻其體魄。

張拯需要的,是自己的學問能與儒家並駕齊驅。

“不問蒼生問鬼神。”

李世民喃喃自語了一句,面色嚴肅起來。

忽然,對著張拯一拱手:“是朕著相了。”

張拯最喜歡的就是李世民這一點,聽得進去勸。

所以張拯沒有躲開李世民這一禮。

生生受了李世民一禮後說道:“臣最近在教青雀幾門新的學問,一曰算學,二曰化學,三曰格物。

方才與陛下提過的心理學,微臣也會在近期教授青雀。

算學一道,乃是化學與格物的基礎。

化學,是一門能解釋世間萬物組成結構的學問。

如火藥,不過是三種最簡單最常見的物質組合在一起,為何能發生如此劇烈的反應?

還有昨夜的鹼水與生薑水反應,為何能呈現出紅色?

格物,則是一門能解釋世間萬物運轉規律的學問。

以曲轅犁為例,微臣只是對直犁做了一番小小的改動,為何能將耕地的效率提升一倍不止?

這些都是臣的學問範疇。

太陽東昇西落,四季交替變化,白天黑夜陰陽神變……

世間是否有鬼神存在臣不知曉,至少臣未見過。

但其他事情,陛下可以問臣,也可以問青雀。”

“算學,化學,格物,心理學?”

李世民點點頭,聽完張拯的長篇大論,一幅不明覺厲的樣子。

然後笑了笑,問道:“這就是你的學問嗎?”

“是,這只是臣學問的一部分,除此之外還有地理學、生物學之類的。臣都會慢慢教給青雀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