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率以正 作品

第一百二十章 焉得虎子

    若只是依禮節前來拜訪,老夫看來,恐怕沒有這個必要。”

    一番夾槍帶棒的話說完,王淵冷冷的看向跪坐在下首的張拯。

    可以說,王淵到現在還沒有和張拯翻臉,反而是客客氣氣的將這位仇敵請進家中,強忍不耐與他扯皮,王淵的氣度修養已是不凡。

    但仇恨就是仇恨,要王淵對張拯這個挖起自家百年根基毫不手軟的敵人有什麼好臉色,那就是難為人了。

    張拯笑著,靜靜的聽完王淵的話,跟這樣的老狐狸打交道,耐心是必須放在首位的。

    其次就是智商一定要在線,別看王淵話說得敞亮,什麼既然關係本就惡劣,有什麼目的不如打開天窗說亮話之類的。

    但張拯要是真信了他的鬼話,不管不管一股腦的將心中所求和盤托出,那才是離死不遠了。

    還是那句話,不能小覷了古人的智商和能力。

    特別是面對這種什麼都經歷過的老傢伙,話語權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裡,不能被對方牽著鼻子走。

    如今張拯是主動前來,王氏是被動應對。

    張拯不知道王氏的底線,王氏也不清楚張拯的目的,這樣是最好的。

    “呵呵呵,要說這事兒,確實是家父做得不地道。

    但換一種說法,這又何嘗不是因為王氏深明大義,所以家父才能順利取走糧食,解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呢。

    時節如此,大唐十道有三道受了蝗災,百姓顆粒無收,餓殍遍野。

    幸得王氏深明大義慷慨解囊,無償捐贈了百萬石糧食。

    這才讓受災的百姓穩定的度過了這場災難,不至於使得大唐朝局動盪烽煙四起。

    正所謂一方有難,八方支援。太原王氏的功勞,大唐的君臣百姓有目共睹。

    小侄在這裡先替天下受了王氏恩惠的百姓,感謝王氏的幫助。

    待小侄回了長安,定向陛下奏表,為王氏在京都首善之地勒石記功,讓天下百姓都感念王氏的恩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