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5章 任婆子的嫁妝




    就這一箱書的價值,足夠任家子孫上下三代吃喝不愁,但是她婆母卻一直保存著到至今。



    只是這些律法書籍,不懂其道的人不會看重,便是科舉考試也是用當朝當代的律法。只有懂行的人才會出得起高價錢。



    “老三媳婦這一次通過一張契紙看出了許多的問題,更是對燕朝律令倒背如流,可見不管男女,古往今來,提高自己的學識就能開拓眼界,你即使不是男兒身,也能用在平常自保。”



    “但凡老二當年讀書有三媳婦這般勤快,記得這些律令法規,也不至於連張契紙都沒看懂,所以眼下這一箱書,我準備交給你保管。”



    “從初始的立法到而今的燕朝律令,老三媳婦讀的多了,即使不是男兒身不能上堂做狀師,至少在平常的交際當中不會吃虧上當,左右這箱書放在角落裡也是浪費。”



    任婆子是毫不猶豫的將這價值千金的孤本直接給了宋九。



    “以後,這些書便是你三房的傳承,老大老二那邊你不必聲張,左右他們也不看也看不懂,原本想著娶了個大媳婦是秀才的女兒會厲害些,倒不如老三媳婦聰明,老二媳婦就更不用說了,書給了她如同對牛彈琴。”



    任老頭從外頭進來,看到老伴竟然將這一箱書直接給了三房,有些意外,忍不住說道:“老三媳婦可得珍惜這箱書,你娘當年跟著我來鄉下,途中不太平,她可是連命都不要也要保住這一箱書的。”



    宋九點頭,她會將這些書傳承給後世子孫,這些都是每朝每代立法之人嘔心瀝血寫出來的底稿,每一本都代表著一個時代,每一次變法都代表著無數人的傷亡換來的太平。



    三房夫妻回去的路上,宋九抱著兩孩子走前頭,任榮長扛著一箱書走在旁邊,他時不時的悄悄地瞥了一眼媳婦,心頭沒有底。



    宋九不說話,任榮長也不敢說話,心情有些複雜。



    夫妻二人才回祖宅,剛把那一箱書收好,二嫂楊冬花便跑來祖宅拍門,二哥不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