庹政 作品

第644章 官路漫

彭有說,你們姬書記去年搞了一個“官不聊生”,火遍全網,結果省*委顧書記還專門出來給他站臺,在全省幹部會議上表揚了他,這下可是帶了一個“好”頭,各地市州書記回去就開始整治工作作風,同樣搞得大家“官不聊生”,連我們團*委那一陣都不敢亂說亂動。

自然呢,我們何書記就更加出眾了,不僅是搞得“官不聊生”,還搞得“民不聊生”。

“官不聊生”就不說了,反正大家都經歷過,“民不聊生”這點,主要表現大躍*進,爭上大項目,廣城所有的工作全部圍繞發展經濟,只要能帶來稅收和gdp的大項目,不管手續是否完備、環保是否過關,必須立即上馬,否則相關官員立即下崗。

所以這兩三年廣城出現了一大批“先上車、後補票”項目,很多都是在未經任何風險評估和備案審批情況下倉促上馬。當地大量耕地被徵用建設工業園,所有幹部不僅要跟著何書記提出的“5+2、白加黑”的工作節奏,還得貫徹其暗示的“白徵地、不給錢”政策。

工作跟不上,就地免職,立刻打入冷宮,能夠跟上節奏,跟何書記合拍,吹捧何書記的人,火線提拔,為了給他的行為證明,何書記甚至專門寫了一副對聯,上句是“不拘一格用人才”,下句是“無中生有抓項目”,他把這兩句話貼在市*委小院他住那家院的院門上。

葉三省這時頓覺此次交流不虛此行。

他以為周仲榮就是特例,現在才知道全省像周仲榮這樣的“翻番書記”“跑步書記”不在少數,尤其是號稱少壯派領袖的嚴宇被提拔為省長後,這類官員更加表現積極,各展神通,像廣城的何榮貴書記,就明顯比周仲榮還要周仲榮。

這也可能是周仲榮明知道江城的財政困難,還是不想踩剎車的原因。

劉成家他們只看到江城的具體困難,而周仲榮看到的,是其它地市州百舸爭流的激進態勢,他要想在其中脫穎而出,就必須表現出自己的特色和政績。

又想周仲榮眼中的對手,自然不是劉成家,鍾正陽,甚至馬林和省直局行的主官,而是全省二十一個地市州的一把手,但是具體到廣城來說,下面的處級幹部實職就有近三百人,人人都看著何書記,你不爭先自然有大把的人爭先,然後你就耽誤在那裡。更不用說科級幹部,有多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