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衙允明 作品

與國公之論農(一)

 既然他懂得挺多,那麼對於朝堂制定下的策論,興許也會有一些和其他的言官的不一樣的看法與見解。

 廣開言路、集思廣益,這可是秦‘國公’一貫的風格。

 他是聽得進去,那些比較逆耳的忠言。

 否則的話,他也不會不計前嫌的重用魏徵這個言官。

 魏徵在朝堂之上,可是一個什麼話都敢說,什麼人他都敢懟的主。

 當今的陛下能夠一直重用於他讓他直言進諫,並在他的輔佐之下開創了貞觀之治的一蕃天業,這便說明了當今陛下的心胸是非常的寬廣與包容。

 一般的上位者,輕易是受不了這樣的諫議大臣的。

 僅僅是這一點,也讓昌繁在以前上學的時候,就很是佩服這一位開創盛世的君主。

 秦‘國公’看著昌繁,帶著一絲期待的笑而不語。

 有能耐的能人異士他見得多了,可是他今天,就是想和這個年紀輕輕的小陳先生論一論這天下大事。

 因為秦‘國公’他知道,這初生牛犢最不怕虎。

 更何況,眼前的這個昌繁現在連自己秦‘國公’就是當朝陛下的事情,都還不知道呢。

 那麼,他說起話、發表起言論來畢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其他想法和顧忌。

 如有不同的聲音,更好!

 見昌繁低頭思索不語,‘國公’自然以為,他心中或許還有著不少的顧慮。

 也或者是,他也不知從何說起,於是,‘國公’繼續道:

 “現在,咱們就來說一說你剛才對我夫人想說、但還沒有機會說出來的…農事。

 還有,你擅長的商之道。

 無論說的好不好,我可以給你保證,不會有任何的部門和任何人會怪罪於你。

 這下,你總放心了吧?”

 秦‘國公’他自己心中很是清楚,無論是歷朝歷代,也無論是哪個國家,農事,定然就是國之根本。

 農業興,則國庫充盈。

 每一位當朝的上位者,最頭疼也是最急需解決的,定然也會是農業方面的重要問題。

 其他的行業的問題,毫無意外的都會放在農業的後面。